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0年第5期
编号:11939351
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在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0年2月15日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2010年第5期
     3 讨论

    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体不稳定的判断未达成统一认识,大多是通过测量动态位(前屈、后伸)X线片上椎体水平位移或角度变化确定的。本组手术指征:①具有明显腰背疼痛、脊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或牵拉的症状,保守治疗差;②CT或MRI上改变:椎体前后缘不同程度增生,小关节重叠加大、模糊或肥大,椎间盘突出,节段性腰椎位移,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等,伴或不伴椎间隙变窄;③侧位X线片上示:腰椎向前滑移>3 mm或过伸、过屈侧位片上椎间隙角度活动差异≥11°,L4~5与L5~S1间角度活动差异≥15°。

    对腰椎不稳定性节段进行脊柱融合没有明显的争议,但在融合方法方面则争议很大。目前脊柱融合方法很多,各有优缺点。采用后外侧融合术,虽在关节突、横突血运丰富部位融合率较高,但手术剥离范围大,软组织创伤较重,融合面积大,植骨量大,其融合部位仅限于后柱,融合点距离脊柱负重力线较远,对脊柱稳定性控制较差;采用后方入路融合术,可切除椎间盘组织、进行椎间融合,对增生、退变的椎板、黄韧带、关节突进行处理,清楚暴露硬膜囊及神经根,做到充分减压,但单纯植髂骨或腓骨融合后出现长期取骨处疼痛,髂骨骨折,局部感染及植骨吸收等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553 字符